当前位置: 首页 > 本科生培养 > 课程管理规范 > 正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课程设计管理规范
 

一、课程设计教学基本要求

1、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中相当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学生毕业设计的前奏及训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本专业实际工程问题的一项实践性教学活动。通过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能力,有助于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生产企业的需要。

1)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验技能,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3)通过课程设计实践,训练并提高学生在理论计算、结构设计、工程绘图、查阅设计资料、报告撰写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能力。

2、课程设计的教学要求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加强基本功训练,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教师因材施教、严格要求相结合,抓专业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相结合,教书育人。

3、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是教学计划所设置的教学环节拟达到的教学目标及具体教学要求,它是安排课程设计教学、组织学生课程设计和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因此在编写教学大纲时应遵循以下要求。

1)教学大纲的编制应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先进性和整体优化,紧密结合课程内容体系,符合学生培养目标和要求的原则。要将教学改革成果融入教学大纲中,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的有机结合,注重“因材施教”,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2)各教研室应根据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经教研室主任审定后,由学院汇编成册。

3)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应包括:课程设计名称;课程设计负责人;设计周数与学分;开课单位;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课程设计基本内容;课程设计的教学要求;课程设计的学时分配;课程设计说明书和图纸要求;评分标准;参考文献,大纲执笔人、大纲审定人等内容。

4)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规范化要求,见附录一。

4、课程设计指导书

课程设计指导书是指导课程设计执行的技术性文件。每门课程设计都应有相应的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设计指导书应包括: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课程设计的要点、思路和方法,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给出主要设备、构筑物或零件的选型或计算依据及方法,给出制图标准及方法,课程设计的进度安排,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与评分方法。指导书应对本课程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5、教学日历

应按照模板格式填写教学日历;教学日历中的“时间安排”应细化到每一天的工作。

6、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是指导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纲领性文件,是学生通过课程设计应该完成的基本教学要求。编写课程设计任务书时应遵循以下要求。

1)指导教师应按照课程设计大纲的要求,将课程的理论知识、学生掌握的程度和实际应用的需要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和合理选择,编写出课程设计任务书。

2)课程设计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经教研室主任审定后生效。

3)课程设计任务书应包括以下的内容:

1)题目;

2)必要的技术参数和设计需要达到的指标要求;

3)明确工作量和工作计划;

4)给出必要的参考文献目录。

4)课程设计任务书的格式因课程设计类型和课程不同而不同,附录二提供的课程设计任务书样表,指导各门课程设计的教研室也可参照此样表制定其它任务书格式。纸幅大小为A4

5)课程设计的每一题目均应有相应的任务书。

在下达任务书后,指导教师在课程设计的首次集中上课中向学生明确提出课程设计的要求、目的、设计内容,以及原理和方法,要求学生查阅有关参考文献,使学生在领会题目以后拿出设计方案初稿。教师要认真的审阅学生的设计方案,以确保没有大的问题。

6、课程设计图纸及说明书(或论文)

1)对工程设计类的课程设计,一般要完成装配图1张、零件图若干张,或原理图等图纸若干张,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不少于3000字);对其他类的课程设计,要撰写一篇完整的论文(一般不少于4000字)。

2)课程设计图纸及说明书(或论文)由课程所在学院(或(教研室))负责保管,保管时间至少3年,对于有示范意义的优秀课程设计图纸及说明书(或论文)保管期限可适当延长。

3)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规范化要求见附录三。

二、课程设计选题

1、选题要求

1)课程设计选题必须符合教学计划及相关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课设题目应根据课程相关内容并依据课程设计大纲拟定,并经教研室审定。选题有利于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锻炼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课程设计的目的。

2)拓宽课程设计的选题。课程设计题目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优先选择与生产、科研、实验室建设等密切相关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题目。题目应典型化,类型多样化,且要保证11题,教师应充分搜集能够激励学生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的工程设计类题目,对模拟性质的题目不得连续上下届重复使用。

3)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设计性,难度、广度和份量要适当,应适合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状况,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既工作量饱满,又经过努力能完成任务。

2、选题工作应在学期初完成。课程设计题目由指导教师拟定后提交教研室审查批准后实施。每学期各教研室对当学期课程设计选题进行登记汇总,并填写课程设计选题统计表,由学院汇编成册。

三、对指导教师的基本要求

1、指导教师资格

课程设计的指导教师必须由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熟练讲授该门课程,并具有一定的实践教学经验及科研工作能力的教师担任。对第一次承担指导工作的教师要由教研室(或学院)组织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并且审查通过后方可上岗。

2、指导教师的职责

1)指导教师必须对所指导的课程设计题目进行预设计,并在设计开始前一周准备好设计的相关资料及其他准备工作,同时将课程设计任务书提交教研室审核,制定指导计划。

2)课程设计开始后,指导教师要向学生下达课程设计任务,提出设计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确定设计方案。不得将往届相同题目的设计书或图纸提供给学生参考。

3)课程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应随时检查并掌握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设计质量,解答疑难问题,指导学生完成设计内容。

4)指导教师应为人师表,务实严谨,注重因材施教、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
    5
)审查学生完成的设计资料与文件,确认学生的答辩资格,组织学生进行答辩。

6)完成学生的成绩评定工作、给出评阅意见,登录成绩。

7)撰写指导课程设计工作总结。

3、指导学生的人数

每位指导教师指导课程设计的人数,因课程不同而不同,一般以1520人为宜,一般不应超过20人。

4、指导时间

指导教师必须坚守岗位,保证指导的时间和质量。在指导课程设计期间,一般不能出差,若确因工作需要出差,则必须经学院主管领导批准,须事先向学生布置好任务,并委托相当水平的教师代理指导,每个工作日指导时间不少于2学时。

四、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1、学习态度

1)要有勤于思考、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有错必改、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对有抄袭他人课程设计或找他人代做设计等行为的弄虚作假者一律按不及格记成绩,并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给予处理。

2)要敢于创新,勇于实践,注意培养创新意识和工程意识。

3)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概念清楚,设计计算正确,结构设计合理,实验数据可靠,软件程序运行良好,说明书撰写规范,答辩中回答问题正确。

2、学习纪律

要自觉爱护学校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和公共设施;要严格遵守学习纪律,遵守作息时间,不得迟到、早退和旷课,每天出勤不少于8小时。如因事、因病不能上课,则需请假,凡未请假或未获准假擅自不上课者,均按旷课论处。

3、公共道德

要爱护公物,搞好环境卫生,保证设计室整洁、卫生、文明、安静。严禁在设计室内打闹、吸烟、或做其他与课程设计无关的事情。

五、课程设计检查(过程监控)

1、平日检查

1)整个课程设计进行过程,指导教师都要随时对学生的课程设计工作进行情况和设计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重大问题要及时向教研室和学生所在学院汇报。

2)指导教师定期检查设计进度并认真记录,发现进度慢的及时督促,并不时指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实际情况改进设计方案,并随机就课程设计中相关问题向学生提问,以考查其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对考查做记录以备评定平时成绩时参考。

3)学生必须每天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到设计教室并签到,确保设计时间充足,出勤率不合格不能参加答辩。

4)在每一个设计阶段完成之后要进行中期检查,检查合格后方能进入下一阶段设计,督促进度较慢、态度较差的同学加快进度,端正态度,确保质量。

5)课程设计所在教研室应对本教研室开设的课程设计进行抽查,并在教研室活动中通报抽查结果,向学院主管领导汇报抽查中的问题。

2、答辩检查

在答辩期间,学院领导可以组织检查组深入到答辩现场进行检查,检查要点可包括:

1)检查学生是否按设计任务书完成全部工作;

2)仔细审查学生的设计图纸是否合格,实验结果和程序运行是否正确;

3)仔细审查设计计算说明书(或论文)撰写是否规范;

4)检查指导教师是否履行了自己的职责;

5)检查答辩组织与答辩过程是否规范,检查学生的答辩质量。

检查结束后,学院领导可对这期课程设计做出总的评价,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指明改进完善的方向,表扬先进,鞭策后进。

六、课程设计答辩

答辩是课程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答辩可使学生进一步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搞清尚未弄懂的、不甚理解的或未曾考虑到的问题,从而取得更大的收获,圆满地达到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对于有些课程亦可不答辩,而采取其它形式考核。

1、答辩资格

按计划完成课程设计任务,经指导教师审查通过并在其设计说明书、评阅意见等文件上签字者,方获得参加答辩资格。

2、答辩小组组成

课程设计答辩小组由不少于3名的教师组成,由教研室(或院)负责组织。

3、答辩

课程设计评阅通过后,进行答辩。答辩前,答辩老师应详细审阅学生的课程设计资料,为答辩作好准备,答辩中,学生须报告自己设计的主要内容(约5分钟),并回答答辩小组成员提问的34个问题,每个学生答辩时间约15分钟。

答辩过程中,应做好记录(课程设计答辩记录单),供评定成绩时参考。

4、课程设计成绩评定

1)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应举行会议,按照学校的规定,确定学生的答辩成绩。

2)课程设计的成绩由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两部分评分组成,两部分的权重由各教研室(或院)自行制定。

3)为了全面评价课程设计的质量,从以下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考核,平时成绩、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成果)、答辩三个方面,所占总成绩的比重分别为:20%50%30%

4)课程设计的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优秀者一般不超过答辩人数的20%,优良比例一般不应超过60%。课程设计成绩参考评分标准见附录四。

5)学生的课程设计成绩单应由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

6)课程设计不及格的学生,必须重修课程设计,并按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的相关条款进行处理。

七、课程设计的组织管理

学院成立质量监控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主管教学院长任副组长。监控小组应制定课程设计监控的内容和办法,并提出必要的整改措施和奖惩措施。监控内容应包括:指导教师资格审查,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审查,教师指导情况检查,课程设计资料检查。

1、教研室工作职责

1)审定课程设计题目任务书和安排指导教师;

2)组织课程设计答辩和成绩评定工作;

3)考核指导教师的工作;

4)认真进行课程设计工作总结。

2、学院工作职责

1)组织课程设计答辩检查,及时处理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撰写检查工作总结报告;

2)考核指导教师的工作,表扬先进,鞭策后进;

3)经常组织研讨,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加强课程设计教学管理的途径和方法。

八、教学总结与资料存档

1)课程设计相关材料料提交学院的时间:课程设计所在学期的下一学期开学的第一周。

2)课程设计需要提交的材料:

①课程设计任务书和说明书(任务书和说明书装订成一册);

②课程设计大纲;

③课程设计指导书;

④课程设计教学日历;

⑤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⑥课程设计平时出勤情况考核表;

⑦课程设计总结;

⑧课程设计题目汇总表。

2)课程设计说明书及图纸要有详细的评阅痕迹,成绩为“中”和“及格”的学生要提交说明书和图纸的批改稿和修改稿,成绩为“优”和“良”的学生除提交说明书和图纸的批改稿之外,还要提交修改说明。

九、附则

各教研室可根据具体情况制订相关的管理办法。

                                                                                                                         20101223

 

 附录一:

课程设计的说明书及其文本格式

1、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用A4纸排版,单面打印,并装订成册,内容包括:

1)封面。应包括课程名称、设计题目、院系、专业班级、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职称、起止时间。

2)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表

3)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

4)目录。要层次清晰,要给出标题及页码,目录的最后一项是无序号的参考文献。

目录格式如下:①标题“目录”(三号字、黑体、居中),②章标题(四号字、黑体、居左),③节标题(小四号字、宋体),④页码(小四号字、宋体、居右)。

5)正文(参考字数:2000-3000字设计计算说明书、研究报告、研究论文等)。正文应按目录中编排的章节依次撰写,要求计算正确,论述清楚,文字简练通顺,插图简明,书写整洁。文中图、表及公式不能徒手绘制和书写。

正文格式如下:

①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2.5cm,右2cm,页眉1.5cm,页脚1.75cm,左侧装订;②字体:章标题,四号字、黑体、居左;节标题,小四号字、宋体;正文文字,小四号字、宋体;③行距:1.5倍行距;④页码:底部居中,五号;

6)设计体会及今后的改进意见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必须是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真正阅读过和运用过的,文献按照在正文中的出现顺序排列。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如下:

①标题:“参考文献”,小四,黑体,居中。

②示例:(五号宋体)

期刊类:

[序号] 作者1, 作者2, ……作者n. 文章名[J]. 期刊名, 出版年, 卷次(期次): 岂止页码.

图书类:

[序号] 作者1, 作者2, ……作者n. 书名. 版本.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引用部分起止页码。

 

 附录二: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参考标准

为了全面评价课程设计的质量,从以下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考核,平时成绩、设计计算说明书(论文)、答辩等三个方面,所占总成绩的比重分别为:20%50%30%

评分标准如下:

第一,设计说明书(论文)质量。

主要检查:1、概念是否清楚;2、计算是否正确;3、说明书(论文)是否完整、层次是否分明、文字是否流畅等。4、图纸质量:主要检查图面整洁性、制图规范性、布局合理和尺寸标注全面等。

第二,平时表现。

主要检查:1、学习态度、遵守纪律情况、出勤率;2、设计的主动性;3、独立完成任务工作量多少;4、平时对随机提问的回答情况;5、中期检查是否通过。

第三,答辩情况。

1、自述表达清楚,2、回答问题完整性、准确性。

成绩评定标准:

1)优秀(90~100

按设计任务要求圆满完成规定任务;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强,设计方案合理,计算、分析正确,实验效果好,设计成果质量高;设计态度认真,按时出勤,独立工作能力强,有独到见解,水平较高,并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设计报告条理清晰、论述充分、文字通顺、图表规范、符合设计报告文本格式要求。答辩过程中,思路清晰、论点正确、对设计方案理解深入,主要问题回答正确。

2)良好(80~89

按设计任务要求完成规定设计任务;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较强,设计方案合理,计算、分析基本正确,实验效果较好,设计成果质量较高;设计态度认真,按时出勤,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并具有较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较好地通过中期答辩

设计报告条理清晰、论述正确、文字通顺、图表较为规范、符合设计报告文本格式要求。答辩过程中,思路清晰、论点基本正确、对设计方案理解较深入,主要问题回答基本正确。

3)中等(70~79

按设计任务要求完成规定设计任务;能够一定程度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但有所欠缺,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设计方案基本合理,计算、分析基本正确,实验效果一般,设计成果质量一般;设计态度较为认真,基本按时出勤,独立工作能力较差,有一定的团队协作精神。

设计报告条理基本清晰、论述基本正确、文字通顺、图表基本规范、符合设计报告文本格式要求。答辩过程中,思路比较清晰、论点有个别错误、主要问题回答基本正确,但分析不够深入。

4)及格(60~69

在指导教师及同学的帮助下,能按期完成规定设计任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较差,设计方案基本合理,计算、分析有错误,设计成果质量一般;设计态度一般,基本按时出勤,独立工作能力差,基本通过中期答辩。

设计报告条理不够清晰、论述不够充分但没有原则性错误、文字基本通顺、图表不够规范、符合设计报告文本格式要求。答辩过程中,主要问题经启发能回答,但分析较为肤浅。

5)不及格(60分以下)

未能按期完成规定设计任务。不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实践动手能力差,设计方案存在原则性错误,计算、分析错误较多。设计态度不认真,不能保证按时出勤,没有通过中期答辩。

设计报告条理不清、论述有原则性错误、图表不规范、质量很差。答辩过程中,主要问题阐述不清,对设计内容缺乏了解,概念模糊,问题基本回答不出。

对答辩成绩不及格者,可在一个月后重新答辩。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