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学院全体教职工于4月20日开展了“革命先烈红色基因思想铸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育人”主题活动。
怀着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同志们首先走进赵尚志纪念馆,追寻东北抗联的烽火记忆。作为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赵尚志将军的英勇事迹早已镌刻成不朽的精神丰碑。在纪念馆内,泛黄的史料、斑驳的文物与讲解员动情的讲述交织成一个个震撼人心的历史场景。将军率部在白山黑水间转战万余里,冰趟子战斗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粮尽弹绝时以草根充饥仍血战不退,身负重伤仍坚守阵地至最后一刻。这些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革命气节,让在场的全体同志深受触动。
在汲取革命精神养分后,同志们转而走进朝阳市博物馆,在与历史文物的对话中续写文化自信的篇章。从红山文化“中华第一龙”的千年回响,到三燕古都的鎏金铜马具展现的草原文明,从辽代壁画勾勒的市井百态,到近代文物见证的抗争岁月,朝阳五千年的文明积淀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文化长卷。同志们在陶器纹路的演变中触摸文明密码,在青铜器锈迹间感受工匠精神,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绵延不绝。
参观结束后,同志们纷纷表示经历了一次穿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大家谈到赵尚志将军的誓言仍在耳畔回响,而博物馆里的传世玉器则昭示着文明传承的永恒。这种红色基因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融,让初心使命的根基扎得更深。作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我们既要赓续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红色血脉,也要守护好中华文明的璀璨瑰宝,让历史智慧照亮育人之路。同志们表示,将以本次活动为起点,把革命文化中的斗争精神转化为攻坚克难的教育改革动力,让传统文化中的育人智慧滋养新时代人才培养,用实际行动书写“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答卷。

(王伟 文/王熙 摄影)